作者:北京硕恒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3-03-30 09:04:54 访问次数: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鸣;法大;;《民事诉讼法》修改研讨会在京召开[J];法律适用;2011年07期
2
谢彤;王兆衡;;试述刑事诉讼取证主体的范围及立法完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张蕊翠;;浅析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4
;言论广场[J];中国司法;2011年07期
5
王福华;;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宪法之维[J];群言;2011年08期
6
张宇飞;;论刑事诉讼保障人权的价值与刑事被追诉者权利的保护[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7
夏勇;;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犯罪事实”的解析——一个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的问题[J];人民检察;2011年03期
8
托马斯·魏根特;冯俊伟;;刑事诉讼关涉真实吗?——一个德国的视角[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7期
9
任琰;谭恩惠;;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短板”接棒者的态度[J];法律与生活;2011年18期
11
蔡科臣;赵小凤;;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12
王舒;侯彦伟;;毒品案件指定管辖适用的现状分析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13
赵霄洛;;《司法公开进行时》专题报道之五 司法公开也应包括“副卷”[J];民主与法制;2011年17期
14
刘晶晶;;刑讯逼供的根源及其对策——以刑事案件证据新规定为视角[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5
迪力努尔·阿力木;;浅议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16
吕世杰;;论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17
郝永;;浅议民事诉讼契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18
李媛;;浅议书面证言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19
张欣;;由李庄案浅析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作证问题[J];华章;2011年20期
20
俞亮;张驰;;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琳娜;;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与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协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徐光岩;;关于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检察机关职权修改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汪卫东;;对单位是否具有证人资格的若干法律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余林媚;;试析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黄玉华;陈贞;;对量刑辩护的思考[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宋平;;盐业诉讼中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研究——以盐业诉讼制度史为视角[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7
来晓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处分权及其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刘立军;;论自认的法律效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王晖;;民事诉讼中自认规则探析——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的解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卓伦;赵飞;;律师主导民事诉讼,推动建设和谐社会[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加锋;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金华;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胡军辉;民事既判力扩张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蓝冰;德国民事法定听审请求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于平;羁押审查程序要素论[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伟;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林祈福;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理论发展与释明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许少波;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平;医患纠纷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惠晓;论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构建[D];郑州大学;2006年
2
曲升霞;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陈丽玲;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翁巧斌;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敏;民事司法的宪政维度[D];厦门大学;2006年
6
周瑞晓;论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契约[D];郑州大学;2007年
7
纪华;论自由心证原则[D];苏州大学;2006年
8
平文林;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段丽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陈明;论民事诉讼中法院的调查取证[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江伟整理 贺季敏;民事诉讼法立法往事[N];光明日报;2011年
2
李国民;刑事诉讼法:“小改”“大改”渐趋成熟[N];检察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关仕新;刑事诉讼法如何修改:务实渐成共识[N];检察日报;2010年
4
河北省冀州市人民检察院 候申红;立法应规定可查询嫌疑人关联人员存款[N];检察日报;2010年
5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 法学博士 姜启波;民事诉讼法修订的几点建议[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浩;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当注重细节[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蒋安杰;民事诉讼法修改剑指“起诉 取证 申诉”三大难点[N];法制日报;2011年
8
游伟;刑事诉讼法需要一次全面修订[N];法制日报;2011年
9
记者 张晓敏;万鄂湘就民事诉讼法修改赴津调研[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记者 尹勇;修改民事诉讼法 满足群众新期待[N];四川日报;2011年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