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硕恒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3-04-02 08:15:48 访问次数:0
了解法律的人都知晓民事和刑事法律存在作用、目的、适用原则、规范对象等众多区别,但对于同一法律术语是否还存在区别呢?今天《国杰律师说》与大家说一说“近亲属”这个概念在民事和刑事法律中的具体表述。
1、民事法律中的表述;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中明确对“近亲属”的范围表述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刑事法律中的表述。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明确刑法体系下“近亲属”的范围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对于以上法条,明显看出区别有二:
一是关于兄弟姐妹的表述,民事法律中的兄弟姐妹,可能没有血缘关系,如父母收养来的兄弟姐妹与亲生的兄弟姐妹之间在民法上也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但刑事法律中的兄弟姊妹,需要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且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
二是民事法律中的范围更广,还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相较刑事法律的范围多了一层辈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如甲涉嫌盗窃在押,其有妻子、父母、父母收养的哥哥、祖父母、外祖父母,则按规定,有权代为委托辩护人的只有其妻子与父母同样是近亲属关系,刑事与民事的区别在哪里?,父母收养的哥哥、祖父母、外祖父母不属于刑事法律意义上的“近亲属”关系,故无权代为委托辩护人。
《国杰律师说》提示各位:即便同样的名词,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对于适用民事还是刑事法律这个大前提的考虑也很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