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硕恒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3-04-05 05:18:13 访问次数:0
下面是(五律网)法学编辑部小五为大家分享“诈骗5000以上是什么罪”的专业法律知识在线阅读。
发现他人诈骗自己的钱财的,作为受害人是可以及时进行报警的,报警之后公安机关是会依法进行侦查的,在进行定罪量刑的时候是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那么,诈骗5000以上是什么罪?下面就跟着五律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诈骗5000以上是什么罪
诈骗罪。诈骗5000块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诈骗立案标准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三、诈骗罪的四个特征
诈骗罪的四个特征为:
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该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为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通过骗取等方式获取的利益。
2、客观要件,诈骗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欺诈的方法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他人的有体物,还包含骗取无形物以及财产性利益。
3、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为人是直接故意的行为,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4、主体要件,诈骗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诈骗罪。
以上是五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诈骗5000以上是什么罪的内容,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诈骗5000以上属于数额较大的情节,依法是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五律网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hi,五律昆明律师分享“诈骗5000以上是什么罪”的相关文章内容,你学到了吗?
热门话题:刑事案件中涉嫌诈骗请律师有用吗
这是一个双面性的作用,一方是是被害者,一方是祸害者,所以肯定有用啊,如果没用的话,这个行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大自然中,有好就会有坏存在规律,有请诈骗律师的存在,自然会出现2个刑事律师对干着局面。
就像有些专业人士回答的一样,你要是被判了10年,请了的话,有可能被判5年,6年,甚至三年不等。就像很多影视剧里面经常出现的那句经典的台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祸害者)我觉得搞网络诈骗的这些人,都是没有什么人性可言。有些朋友因为被诈骗,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负债累累,甚至有的朋友因为被诈骗一时缓和不过来,走向了极端诈骗5000以上是什么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咨询我的有些朋友,他们明明在半年以后就可以举行婚礼。就连结婚的房子买在哪里,都已经预定好。因为被诈骗,所以准备结婚拿来买房的,那些钱全部都没有了。因为被诈骗以后,所以他选择和心爱的女朋友分手,选择暂时不结婚。
(被害者)还有的朋友因为被诈骗,原本想考研继续深造。但是被诈骗以后不得不放弃学业,走近社会,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有的大学生因为被诈骗,因为家庭情况和经济不是很好,所以不得不休学外出打工偿还债务。还有的准妈妈因为被诈骗,整日整夜以泪洗面,心情差到极点,每天郁郁寡欢,出现了抑郁。然后腹中的胎儿停止了生长,一颗心新的生命因为诈骗而就此终结。
(被害者)还有些朋友辛辛苦苦打拼了七八年,好不容易存到一个想买房的首付款。但是几天之间就被诈骗分子洗劫一空,多年来的辛苦付出就此归零。心情极度的郁闷,接受不了现实。于是只能以烧炭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未来,走向了一个不该去的世界。
很多朋友,很多人因为诈骗改变了人生的轨迹,改变了人生的方向,改变了现实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诈骗分子是非常可恶的,是没有什么人性可言。
在此,我想说的是律师朋友们,你们在替诈骗分子辩护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那些被害者朋友的感受。当然,有机会的话,更希望你们多关注那些被网络诈骗的朋友们。因为他们每一天过得都很痛苦,很煎熬。在这里,感谢你们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