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硕恒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3-04-05 12:26:42 访问次数:0
为了更好地研究与学习犯罪构成,可以根据犯罪构成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标准,对犯罪构成的形式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
根据犯罪构成的形态方面的特点,可以将犯罪构成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1.基本的犯罪构成
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符合刑法条文关于某种犯罪的完成形态规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都是以犯罪既遂为完成形态而规定的。因此,在我国刑法学中所说的基本的犯罪构成,首先是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既遂犯的犯罪构成。
2.修正的犯罪构成
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标准,根据故意犯罪在行为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预备、中止、未遂等不同的表现形态,以及在共同犯罪中具体共同犯罪人的不同情况下,对基本犯罪构成中个别要件的具体要求作相应的修改或者变更后形成的犯罪构成。
(二)标准的犯罪构成和派生的犯罪构成
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方面的特点,可以将犯罪构成分为标准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
1.标准的犯罪构成
标准的犯罪构成,又称独立的犯罪构成公共基础知识:刑法之犯罪构成的分类,是指符合刑法分则条文对具有标准的社会危害程度行为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刑法》第234条第1款规定的故意伤害罪,就是故意伤害罪的标准犯罪构成。标准的犯罪构成是相对于派生的犯罪构成而言的,它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形式。
2.派生的犯罪构成
派生的犯罪构成,是指在标准犯罪构成的基础上,根据刑法分则条文在标准犯罪构成个别方面的特别规定而形成的犯罪构成。派生的犯罪构成包括加重的犯罪构成和减轻的犯罪构成两种。
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汇总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也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刑法规范在根据其内容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刑法第4条明文规定了该原则。平等适用刑法,是维护合法权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预防犯罪的要求,是实现价值追求的要求,是作为规范的刑法本身的要求,是法治的要求。
(一)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二)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体现
1.定罪平等
对任何人犯罪,都适用相同的定罪标准,不能因人而异去对同样的犯罪事实确定不同的犯罪性质。
2.量刑平等
在犯罪性质相同情况下,如果具备相同的犯罪情节,应适用相同的量刑标准。
3.行刑平等
执行刑罚时,按照监狱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不允许有特殊的受刑人,在执行减刑、假释等行刑制度上不允许有特权人物存在。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公共基础 法律知识 汇总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汇总
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 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 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 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 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 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6. 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 保险 。
28.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29.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30. 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31. 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
32. 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 日之内
33. 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
34. 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 10 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 个级别。
35. 现代行政领导个体素质要求全面具备德、才、学、识、体。
36. 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37. 集体决策已成为科学决策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38. 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是程序性决策
39. 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政府 工作 报告
40. 情报信息系统是行政决策组织中的“神经系统”。
41. 现行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行政决策领导系统四部分构成。
42. 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43. “公民”这一概念是法律概念
44. 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抗诉
45. 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
46.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
47.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48.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49.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配偶、父母、子女
50. 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无因管理
51. 公文中的词语应含义确切
52. 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53. 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公告。
54. 规定性文件是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
55.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56. 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57.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
58. 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社会运动
59.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60.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1. 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辩证法的观点。
6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观上的分歧是真理的内容是否是客观的
6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4. 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65. 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66.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67. 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党的思想路线
6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69. 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7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71.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2.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3. 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依法行政
74.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75. 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办事机构
76. 分管政府某一方面行政业务的部门即职能机关
77. 对公务员的精神奖励不包括升职,包括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78. 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职称
79. 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80. 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但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81.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法的适用
8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83.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市场监督
84.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