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硕恒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3-04-18 02:37:12 访问次数:0
一般被关进看守所足以认定是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即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一般执行的场所为办案机关所在地的看守所。当亲友被关进看守所,意味着可能涉嫌犯罪,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要引起重视,不可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二、在遇到家人被关进看守所后应当怎么做?
实际生活中,在遇到自己的亲友被关进看守所后,许多人由于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会慌乱失措,这时候轻则会失去*佳的救济时间,重则会导致上当受骗。笔者就曾经遇到过当事人在家属关进看守所后接收到他人的诈骗电.话,声称只要交钱就能将人弄出来,当事人一时慌乱本着花钱消灾的心态,*终导致自己大额财产被骗,案件却无任何进展。在这里要告诉大家,遇到家人涉嫌犯罪,一定要相信法律,通过法律的正当途径来进行救济,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了解案件的基本信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办案机关在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后,除特殊情形外,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家属。实务中很多当事人是被公安传唤至刑警队,因此在家人离开之前或者在接收到相关通知后应当搞清楚办案机关是哪个单位?被羁押在哪个看守所?涉嫌何种罪名?
2、本人或其家属可委托律师介入案件进行辩护维权,同时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一旦遇到刑事拘留,会导致内外信息不对称,刑事案件家属容易病急乱投医,找关系求大仙的什么都有,到头来只是花了一堆冤枉钱事一个也没办成。与其这样不如联系辩护律师了解案件情况依法会见当事人,依靠律师费专业知识与公安机关进行沟通,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弄清楚当事人为啥被抓,犯了什么罪以及拘留地点。再了解完这些基本情况后,律师就可以持自己的有效证件会见当事人。第一次会见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谓是一剂强心剂,帮助当事人恢复信心,同时还可以从当事人口中具体了解案情。由于自身打击犯罪的职务属性,办案机关往往会作出有罪推定,在录制口供时往往会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和诱导性,因此律师的介入会帮助当事人在后续的口供上保障真实和自愿。
其次,委托律师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根据第一次会见的情况,律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案情进行判断人被关在广州看守所但家属没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律师可以会见吗,并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为当事人尽可能的争取自由。
同时根据案件需要可以收集证据,提出法律意见。拘留阶段公安机关在收集证据,作为当事人一方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也应当立即搜集当事人无罪或者*轻的证据,并形成书面的法律意见书争取不予批捕或者不予起诉。
另外,可以委托律师参与谈判,达成谅解。有些刑事案件可能会牵扯到需要受害人谅解,这个时候家属或者律师积极参与谈判,同时还得有勇有谋,争取谅解,为当事人争取罪轻的情节。
要说明一点,刑事拘留的37天是拯救当事人的黄金37天,作为家属一定不能坐以待毙,应当在30天内及时委托律师
律师建议尽早会见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见不到亲人和朋友,面对的只有办案人员的讯问,心理上是恐惧的、忐忑的;面对强大的国家公权力机关,没有人能从容面对,此时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不利、不、不准确的供述和笔录往往就在此时形成。因此,律师的会见对他是一种有力的支撑。所以律师应当时间进行会见。会见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确认羁押看守所的位置、路径及交通方式,是否需要预约会见时间,查询当地看守所有无特殊要求,准备好会见所需要的资料与物品。会见时要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解答有关强制措施的法律咨询、解答有关讯问的法律咨。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